妊娠期糖尿病(上篇)
【资料图】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怀孕前未患有糖尿病,怀孕后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则是指孕前已经患有糖尿病。随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后高龄产妇的增加,妊娠期高血糖已经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为什么会得妊娠期糖尿病
病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孕妈有糖尿病家族史,那么孕期更容易患糖尿病;
2.胰岛素抵抗:孕期胎盘分泌多种可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使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GDM孕妇则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3.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分泌随孕周增加而增加,GDM孕妇的增加幅度明显低于正常者;
4.肥胖、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导致的血脂代谢异常等。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诊断
妊娠24~28周口服75g葡萄糖(即75gOGTT),正常血糖值上限为:空腹5.1mmol/L;餐后1小时10.0mmol/L;餐后2小时8.5mmo1/L;三项中任何一项升高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孕前未确诊、孕期发现血糖升高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标准应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1)FPG≥7.0mmol/L(空腹8h以上但不适宜空腹过久);(2)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同时任意血糖≥11.1mmol/L;(3)HbA1c≥6.5%。
喝“糖水”注意事项
准备进行OGTT检查前禁食8~10小时;
检查前连续3d正常饮食,即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
检查期间静坐、禁烟;
检查时,5min内口服含75g葡萄糖(无水葡萄糖粉)的液体300ml,分别抽取服糖前、服糖后1h、2h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算时间);
抽空腹血不要迟于9:00,空腹时间太久,影响测试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年龄>35岁;
超重与肥胖(尤其是重度肥胖);
高血压、冠心病史、血脂异常;
GDM病史、巨大儿分娩史、死胎死产史;
多囊卵巢综合征史;
早孕期空腹尿糖反复阳性;
一级亲属患2型糖尿病;
胎儿大于孕周、羊水过度、妊娠期体重过度增长。
针对高危人群,要早期预警、积极干预,减少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
对母亲的危害:
严重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高胰岛素血症及血脂代谢异常等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血糖控制不佳,妊娠期感染风险增加,包括泌尿系感染及反复阴道炎等;
胎儿高血糖,高渗性利尿,导致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感染及其他合并症增加早产风险;
胎儿偏大,难产、产道损伤、产后出血、转剖宫产等几率增加;
产后发生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对胎儿的影响:
孕早期血糖过高可累及胚胎,容易造成流产、胎死宫内、胎儿畸形(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畸形)、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即生长发育落后);
孕中晚期血糖控制不好,妈妈的血液中的葡萄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长期处于母体高血糖所致的高胰岛素环境中,促进蛋白、脂肪合成,抑制脂肪溶解,躯干过度发育,超过8斤即为巨大儿;
血糖控制不佳,孕妇并发酮症酸中毒时,妊娠早期可致胚胎畸形,中晚期可致胎儿缺氧或胎死宫内;
新生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窒息、肩难产风险增加;
成年后发生肥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风险增加。
供稿|冯跃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核|黄倩
编辑|宣传科